中国科学院大学闫全人:上扬子碳酸盐台地的裂陷:来自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二叠世碳酸盐滑塌地层的启示

  • 闫全人
  • 日期:2024-02-28
  • 4958

研究背景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而西南地区更是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然而,这些石油资源的形成机制一直是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科学家在中华地区进行了研究。

研究内容

  一篇发表在《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上的论文揭示了中国西南地区石油资源形成的机制。研究人员发现,在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华莹山地区,中二叠世的石灰岩层中夹杂着玄武岩和火山碳酸盐岩碎屑岩。这些岩石的分析表明,它们的形成时间是在2.67亿年前,也就是中二叠世。这些岩石的形成与上地幔岩石圈的上涌有关,而这种上涌是在“沃迪安期”发生的。

研究意义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中国西南地区石油资源形成的机制。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石油资源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和地球化学过程有关。这项研究还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对中国西南地区石油资源形成机制的新认识,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seaes.2023.105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