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LOGY:地星学院李舢团队提出潘吉亚-欧亚汇聚过程中东南亚特提斯原地增生模式

  • 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 日期:2023-06-21
  • 8233

  潘吉亚超大陆是地球历史上距离我们最近的超大陆。一般认为,潘吉亚超大陆开始于二叠纪冈瓦纳和劳亚大陆的拼合,三叠纪围绕最东端的东南亚大陆块体继续生长。然而,潘吉亚超大陆最终定型过程中,东南亚众多中小块体的汇聚过程仍然令人费解。究竟是外来陆块拼贴还是由原地增生主导?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对理解单一大陆的形成以及大陆地壳的生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南亚地区是微陆块、岩浆岛弧和边缘海盆地组成的集合体,同时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在其外围形成了巨大的环形俯冲体系。复杂的组成和多板块相互作用使得迄今对该区块体属性及向欧亚的汇聚过程缺乏清晰的认识。目前东南亚的构造模型显示,东南亚众多中小块体裂解自西北澳大利亚,并在中新生代漂过特提斯洋拼贴到欧亚大陆边缘。

  地星学院李舢教授团队通过碎屑锆石记录的信息揭示出东南亚婆罗洲(世界第三大岛)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俯冲增生过程的代表,并不是外来的微陆块。侏罗纪古太平洋俯冲-增生背景下,西南婆罗洲沿潘吉亚-欧亚大陆东南边缘(~186 Ma和~140 Ma)经历了进一步的原地增生造山过程。该成果修正了婆罗洲块体以及部分东南亚小块体为微陆块这一认识,认为俯冲增生造山作用自200 Ma就已经显著起来。由此,超大陆的形成很可能是以原地增生为主导。

  该项研究成果于2023年6月以Southwest Borneo, an autochthonous Pangea-Eurasia assembly proxy: Insights from detrital zircon record为题发表在GEOLOGY(地质学科连续15年排名第一的期刊)。国科大地星学院马来西亚籍特别研究助理Quek Longxiang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李舢教授为通讯作者,国科大地星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该研究获得中科院引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联合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30/G50966.1

东南亚特提斯原地增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