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东部新生代板块俯冲带圈层相互作用与油气资源及环境效应”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 图/孔令锋 文/侯信高
  • 日期:2024-04-30
  • 3363

   2024年4月24-2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琚宜文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项目“中国东部新生代板块俯冲带圈层相互作用与油气资源及环境效应”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怀柔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会议旨在充分听取来自全国不同单位的院士专家意见并发挥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的主要作用,统筹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等多领域与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全力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

   4月24日上午9点至12点,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召开了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参加会议的主要嘉宾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发展中心委派的项目责任专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邓军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传周研究员;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组主要有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戴金星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石耀霖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曙光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嘉麒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翟明国院士、浙江大学张宏福院士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邹才能院士;还有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吴怀春教授、南京大学徐夕生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卫东研究员、合肥工业大学朱光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卫国研究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蒋有录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林研究员和王永莉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忠海教授等。出席的各级领导有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兼副校长金德鹏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发展中心专项主管沙锐、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李颖虹副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科研处刘彦副处长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周元泽副院长。以上嘉宾以及项目组骨干成员等90余人参加了项目启动会,启动会和实施方案论证会分别由琚宜文教授和邓军院士主持。


图1 主要嘉宾与项目组骨干成员合影

   金德鹏副校长首先在欢迎辞中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发展中心对学校和项目团队的信任表示感谢,向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和项目团队表示祝贺,并希望项目团队继续保持诚信严谨的科研态度和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在上级主管单位和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围绕项目科学问题,做好课题任务分解,严格遵循考核指标,在主要创新点方面进行联合攻关,以取得丰硕的预期成果。


图2 金德鹏副校长项目启动会致欢迎辞

   紧接着,高技术发展中心专项主管沙锐在线上致辞中为项目组与牵头单位提出明确要求,希望把后续工作都落在实处,请各位专家把脉;把握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要求,落实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政策;项目承担单位落实好项目管理主体责任,确保项目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按期完成。

   随后,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李颖虹副处长在线上致辞表示,希望项目团队高度重视方案实施,保证完成考核指标,在课题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成果产出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最后,中国科学院大学石耀霖院士在致辞中表示,该项目聚焦中国东部新生代板块俯冲带圈层协同演化与关联机制,以碳“汇—转—聚—散”循环过程为主线,以构建陆相湖盆有机碳“汇—转—聚—散”和深部无机碳释放对气候环境响应机制的评价模型为目标,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重大。各单位领导、院士专家致辞结束后,石耀霖院士向项目顾问以及指导专家颁发了聘书。


图3 石耀霖院士项目启动会致辞

   项目启动会之后,进入到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阶段,由项目责任专家和论证专家组组长邓军院士主持。一开始,中国科学院大学琚宜文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兼课题四负责人首先阐述了项目的整体实施方案并介绍了该课题实施方案。除此之外,课题一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汤艳杰研究员、课题二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何登发教授、课题三负责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杨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分别阐述了每个课题的实施方案,着重强调了每个课题组所承担的相应任务、时间进度以及计划安排。听完实施方案报告后,论证专家组在肯定课题实施方案与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工作状况,从考核指标、单位协同、应用落地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4 项目负责人琚宜文教授汇报项目实施方案

   戴金星院士提出,在着重研究受俯冲带影响的陆相湖盆内有机成因碳对气候影响的基础上,需加强并深入对俯冲带及其弧后盆地内无机成因碳释放的研究。

图5戴金星院士项目实施方案点评

   李曙光院士提出,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新生代板块俯冲带圈层相互作用的定性研究,还要加强碳释放通量的定量工作。

6 李曙光院士项目实施方案点评

   刘嘉麒院士提出,项目要着重探究可以有效区分新生代板块俯冲系统自然排放碳与人工排放碳的技术方法,并设法解决千年尺度、万年尺度以及百万年尺度气候变化的问题。


7 刘嘉麒院士项目实施方案点评

   石耀霖院士指出,在新生代板块俯冲带圈层相互作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对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严谨科学的探究与求证,以确保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翟明国院士提出,项目各课题间应加强联系,从而将俯冲带多圈层相互作用与盆地油气资源与气候环境效应更好地结合起来。


8 翟明国院士项目实施方案点评

   张宏福院士提出,项目研究需要聚焦,应以渤海湾盆地为主要研究区,并结合周边盆地与板块俯冲带圈层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


9 张宏福院士项目实施方案点评

   在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议上,吴怀春教授、徐夕生教授、朱光教授、刘卫国研究员、蒋有录教授、陈林研究员、王永莉研究员和李忠海教授等也为项目的实施方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邓军院士作为责任专家并为论证专家组组长,在总结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组意见后指出,项目组需要按照任务书的要求,聚焦问题,突出主线,加强各课题间的联系,以期取得好的成果。最后,专家组通过质询讨论形成评估意见,一致同意通过此项目及各课题的实施方案论证。


图10 邓军院士项目实施方案总结

   最后,琚宜文教授代表项目组成员衷心感谢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他表示,各课题承担单位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启动会后,项目组将进一步细化方案,加快部署,积极组织各承担单位深入研究,迅速开展技术攻关,按时、保质、高效完成项目目标。

   4月24日下午14点至18点,琚宜文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了《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相关研发项目特邀报告会,石耀霖院士和琚宜文教授分别主持了这次报告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嘉麒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曙光院士、南京大学徐夕生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卫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忠海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蒋有录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林研究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分别聚焦火山岩油气藏、大地幔楔与碳释放、华南中生代岩浆岩、甲烷释放与气候变化、板块俯冲与碳循环的数值模拟、渤海湾盆地油气差异性富集等多个方面。项目组骨干50余人认真听取了报告,并与汇报人就各项研究的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踊跃互动与深入交流。

 

图11 研发项目特邀报告会

   4月25日上午8点半至12点,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了项目组50余人参加了课题与专题实施方案研讨会。琚宜文教授首先为项目整体方案实施指明了方向,并向各个课题、专题提出了协同攻关和按时间节点完成项目考核指标等方面的要求。随后,各课题、专题负责人依次发言,并对研究重点、野外工作、样品采集、专题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进一步细化了下一步的研究计划。至中午时分,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