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江研究员讲授《计算地震学理论与实践》

  • 日期:2011-07-19
  • 4282

 地学院于2011613617在玉泉路园区教学楼604开设了《计算地震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由德国国家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高级研究员汪荣江博士讲授,有62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选修了本门课程。

本课程为固体地球物理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高级强化课,在系统介绍计算地震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讲述由汪教授本人提出并开发的三类FORTRAN软件包(EDGRN/EDCMPPSGRN/PSCMPQSEIS)。其中,EDGRN/EDCMP用于计算分层弹性半无限空间模型的同震形变(与地震发生同步的地壳岩石形变);在PSGRN/PSCMP中,对半空间分层的粘弹模型首次正确考虑自引力的影响,用于计算准静态形变(震后地壳岩石变形);QSEIS则可以用来合成理论地震图,计算动态形变(同震之前发生的形变)。这三个程序包计算稳定、模拟精度高且简单易行,目前在国际上受到地震学家的重视并且得到广泛应用。

汪荣江教授系统介绍了弹性动力学的基本定理、以及计算地震学中相关理论,包括地震断层位错理论、地震矩张量以及基于基函数展开法求解半无限空间和平行层状介质中的GREEN函数的理论。在讲授这三类软件包时,汪荣江教授首先会详尽地阐述每个软件包相应的理论基础,然后对程序的输入文件的原代码逐行解释,让同学们了解每个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而熟悉每个软件包的功能。

汪荣江教授讲课认真仔细,授课答疑一丝不苟。该课程吸引了很多高年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前来旁听,很多学生为了一个前排的位置,常常需要六点就到教室里占座。上课时,整个教室的过道里也人满为患。汪荣江教授敬业的授课精神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汪荣江研究员简介:

德国国家地球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从事地震学研究三十余年。

主要研究方向:地球潮汐理论;计算地震学理论;基于孔隙、弹性、粘弹性的位错理论;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D-InSAR)监测同震和震后地壳形变来反演地震的位错机制和震区介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理论、地震早起预警和速报等领域。

                                           

 地学院:孙茁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