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度优秀课程
2008-2009学年学校的课程评优工作采取了“学院初评—初选结果公示—学校教学委员会评优”等步骤进行,经过评比,确定了校级优秀、学院优秀如下:
从2008-2009年度开始,学校优良课程改为学院优秀课程。
表2.2.1 2008-2009学年校级优秀课程
| 
 课程名称  | 
 课程属性  | 
 主讲教师  | 
 教师单位  | 
 开课次数  | 
 学时/学分  | 
 选课人数  | 
| 
 盆地分析  | 
 专业基础课  | 
 琚宜文  | 
 地球科学学院  | 
 4  | 
 60/3.0  | 
 92  | 
| 
 描述性物理海洋学  | 
 专业基础课  | 
 杨海军  | 
 北京大学  | 
 3  | 
 54/3.0  | 
 29  | 
表2.2.2 2008-2009学年地学院优秀课程
| 
 课程名称  | 
 课程属性  | 
 主讲教师  | 
 教师单位  | 
 开课次数  | 
 学时/学分  | 
 选课人数  | 
| 
 地球介质力学  | 
 学科基础课  | 
 于湘伟  | 
 地球科学学院  | 
 3  | 
 60/3.0  | 
 20  | 
| 
 生物地球化学  | 
 专业基础课  | 
 李玉梅  | 
 地球科学学院  | 
 4  | 
 60/3.0  | 
 49  | 
| 
 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  | 
 专业课  | 
 高守亭  | 
 大气物理研究所  | 
 4  | 
 54/3.0  | 
 71  | 
| 
 现代应用地球物理  | 
 学科基础课  | 
 张健  | 
 地球科学学院  | 
 6  | 
 60/3.0  | 
 42  |